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指南:6 大补贴 + 服务助你轻松起步

  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,从启动培训到资金支持,从场地保障到税收减免,国家已构建全链条扶持体系。这份政策指南帮你精准对接政策红利,降低创业门槛,记得查收!

  毕业年度、离校 2 年内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,有创业意愿或已启动创业项目,可免费参加政府认定机构的创业培训,培训后按标准申领补贴(全国人均补贴 1000-3000 元)。

  注意:培训需通过当地人社部门官网查询“定点培训机构名单”,避免选择非认证机构。

  高校毕业生个人创业(需办理工商登记或持有创业项目计划书),合伙创业需所有合伙人符合条件,个人可获得最高 30 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,由财政给予部分贴息,合伙创业的还可适当提高贷款额度。

  自首次注册登记起3 年内,免收登记类(如工商注册费)、证照类(如营业执照工本费)、管理类行政事业性收费。

  注意:贷款需向当地人社部门下属的“创业贷款担保中心”提交申请,需提供创业计划书、身份证、毕业证等材料。

  有创业需求的高校毕业生(含创业初期企业),可在公共创业服务机构享受创业服务,获得咨询辅导、政策落实、融资服务等服务,政府投资开发的孵化基地等创业载体还会安排一定比例场地,免费向高校毕业生提供。

  离校2 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,以灵活就业身份(如自由职业、兼职)缴纳职工养老保险、医疗保险,可申请享受社会保险补贴。

  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,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核发的《就业创业证》或《就业失业登记证》从事个体经营的,自办理个体工商户登记当月起,在3 年(36个月)内按每户每年20000 元为限额依次扣减其当年实际应缴纳的增值税、城市维护建设税、教育费附加、地方教育附加和个人所得税。

  若年度应缴税款<限额:按实际缴纳额减免;若年度应缴税款>限额:按限额减免。

  对首次创办小微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,且所创办企业或个体工商户自工商登记注册之日起正常运营 1 年以上的离校 2 年内高校毕业生,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,全国最低标准 1 万元(地方可提高),直接发放至创业者银行账户。

  注意:“首次创办”指创业者此前未担任过企业法定代表人、个体工商户经营者。

  1、政策查询渠道:通过“国家政务服务平台”或地方人社部门官网获取最新政策文件。

  2、申请流程优化:部分地区(如上海)已实现“免申即享”,通过数据比对自动发放补贴。

  3、多重政策叠加:高校毕业生可同时申请创业担保贷款、社保补贴及税收减免,形成政策合力。

  4、风险防范:创业担保贷款需用于经营,不可用于买房、理财等非经营领域,违规会被追回贷款及贴息;税收减免、社保补贴等需在到期前 3 个月核查是否需续办;所有政策申领材料需保存至少 3 年,以备人社、税务部门核查。

  各地政策会结合本地情况细化,建议创业者在启动项目前,通过12333 热线或政务服务大厅进行个性化政策咨询,确保充分享受政策红利。